学府之光

新闻敏感与创新思维的融合 ——访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利校友

发布日期:2019-10-08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者:校友办      时间:2019.9.25


孟新利,男,1984年—1988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山西报社从事记者行业十年,1998年创立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员、山西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11.jpg

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时代,世界瞬息万变,但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以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只有积极面对挑战,勇于抓住机遇,不断积极创新,才能先声制人,出奇制胜,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死亡”已经悄然成为商业的游戏规则。


大学青葱岁月:能力培养,责任担当

山西大学把“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作为校训,这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沉淀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比如良好的学风、优秀的老师以及融洽的生活氛围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孟新利,支撑着他前进。山西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在新闻学的教育上注重加强学生软硬实力的学习与培养,锻炼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如提高写作水平,即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即将对方内心中最闪亮的东西挖掘出来;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与担当,使他们成为专业能力强、新闻素养高的新闻人才。正是因为山西大学的新闻学培养,让孟新利有了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学生干部的他责任感极强,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敏锐地发现班级以及学校内的各种矛盾,并积极地去应对和解决,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比如他曾主张通过给每一位食堂大师傅编号并让同学们为他们打分来提高同学们对饭菜的满意度,此措施收效良好。这体现出学生时期的他就已经具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年记者生涯:敢为人先,勇于转身

大学时期的孟新利以成为一个媒体人为奋斗目标,毕业以后他如愿成为一名记者,进入山西报社工作了十年,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触和了解了各行各业。在一次采访中,他发现了煤场的扬尘问题比较严重,随后他又去许多煤场参观,并且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山西省是煤炭大省,被称为煤都,由于扬尘问题,每年开采的九亿吨煤中大概就有一百八十万吨被浪费,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行业问题,但是在当时却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大多数工厂只能通过喷淋这个方法来减轻扬尘问题,但这个方法终究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作为记者,他能做的很有限,只能通过采访去报道此类现象。记者的身份限制着他为环境保护做更多的事,因此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转向创业,结束了十年的记者生涯,决定用自己的努力解决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煤的扬尘问题从这个行业兴起时就已经存在了,也被许多人关注着,但是没有人成功地解决它,孟新利以他新闻人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他敢为人先的魄力,攻克露天煤场扬尘污染治理问题,在环境问题治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不仅是才干出众的人,更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时机去努力开创的人。


艰苦创业时期:不畏困难,勇于开拓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可能是在学校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也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磨砺成长。创业的艰难远比表面看到的光鲜要多的多,在创业的过程中,资金、市场、人才、管理、人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让创业者有举步维艰的感觉。在孟新利的创业初期,也曾遇到过许多瓶颈和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技术。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亲自前往全国十几个省的多所高校,学习大气污染无组织排放治理的相关知识。之后为了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他和他的团队走访了山西的108个县,每一个县都至少去过三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公司的业务还仅限于山西省内,这并不能满足公司长久发展和业务拓展的需要,因此他主动推广公司业务,穿梭于全国各个省市之间,最多的一年里有280多天在飞机上度过,甚至一天之内就辗转于三个城市之间。

谈到从记者到企业家的蜕变,他认为职业就像正方体一样,有上下左右前后很多面,如果只用一个面去考虑,没有试过其他面,就永远不知道哪一面是最适合自己的,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试错,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在职业选择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勇敢攀登,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对于挫折,孟新利认为这是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的,一定不要害怕,因为天最黑的时候,往往是离黎明最近的时候,“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个人都有非常黑暗的时刻,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坚持下去,在看到成功的朝阳之前就已经倒下,只有少数信念坚定,勇于开拓的人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感恩回馈母校:助力教育,殷切期盼

毕业多年孟新利的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依然心系母校的发展,时怀感恩之心。在山西大学建校117周年之际,山西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他也加入其中并慷慨捐赠150万元教育基金,助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认为,母校跟我们一样一直在成长,现在她变得更加伟岸、高大,希望她以后会更加坚韧与辉煌,同时也真诚地祝愿母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22.jpg

针对学校新闻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孟新利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认为新闻学院不能只盯在传统媒体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关注企业宣传的人才需要,要把一筐鸡蛋放到三个篮子里:第一是传统媒体,第二是新媒体,第三是企业,必须三者兼顾以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学院必须重视传播和实践,鼓励学生多走出去,不要花大量的时间躺在宿舍打游戏追剧,而要多实践,例如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实习,多积累经验,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做让自己无悔的事,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培养自信,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特定行业和特定岗位需要的人才。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孟新利不仅关心自己的公司、员工,还援建了多所希望小学,资助了许多贫困学生上大学,尽自己所能关爱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孟新利的善举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个山大学子不仅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更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

在采访的最后,孟新利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告诉我们,大学生应该珍惜这段美好时光,不辜负母校的培养,在以后有能力的时候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