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李小英

发布日期:2014-05-07    信息来源:   作者:校友办

作者:校友办   发表日期:2010.3.29

  人物档案:李小英,女,祖籍山西省沁源县,1968年出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 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9851998年在天津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2001年在山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2005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20057月起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利用光纤产生非经典光场和应用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Phys. Rev. Lett.Optics ExpressOpt.Lett.等重要学术刊物和CLEO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他引390余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126日,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从事科研工作的李小英头上多了一顶光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这个全国仅有5名女性科学家获得的奖项,让素来低调的李小英以一种她并不熟悉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联合评选产生的,其含金量不言而喻。这位出生于1968年的女教授、博士生导师,面对女科学家的称号,却始终说自己只是一个女科研工作者这样的称呼才会让我感到安心。李小英说。


体验:重回校园后的心灵之静


初见李小英,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大气的女性美,端庄却不失活泼,低调而集聚思想,很难将她与“量子光学”这个对一般人来说有些费解的科研领域联系起来,而李小英做起来却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1989年,李小英在天津大学取得了学士学位。对校园之外火热生活和精彩世界的好奇和想往,让她走出了学校,在家乡太原做了一名公务员,过上了许多人向往的稳定生活。但每天没有太大区别的工作,让李小英感到了些许厌倦。她说,当时觉得抬眼看看,就能知道自己20年之后的样子。儿子的出生,也让她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而校园生活,正是她想要的。

  就是怀着这样单纯的想法,工作7年之后,李小英考取了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与读本科时相比,虽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重回校园的她却感到心反而静了下来,对科研的领悟也更加深刻。这个时候,她发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也让她坚定了自己从事科研的决心。

  1998年硕士毕业后,基于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在全国的优势和自己对儿子的思念,李小英选择到山西大学攻读光学专业的理学博士学位,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难忘时光,为她今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访过程中,李小英眼光里不时泛起对山西大学师生的回忆和感激。

 

领悟:千回百转后的曙光

 李小英说,她从小就喜欢物理,希望长大之后能够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于这个从小就时刻带着问号的女性来说,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成绩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李小英多年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利用光纤产生非经典光场和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Phys. Rev. Lett.Optics ExpressOpt. Lett.等重要学术刊物和CLEO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被SCI他引三百九十余次。2005年,李小英结束了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到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在“985”工程和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的支持下,李小英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利用光纤进行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利用光纤进行量子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利用光纤产生量子关联光子对的实验,并且分析了其频谱特性和相干性,实验获得了高相干性光子对和全光纤频率纠缠光源,演示了不同纠缠源之间的量子干涉这一量子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开展光的本性和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谈及科研,李小英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是科研工作给她带来了太多的感悟。正如她所言:做科研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忍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任何科研的突破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科学研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对李小英也是如此。她认为,实验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千回百转之后总能见到曙光,这种经历不仅有助于培养信心,还能磨练一个人的耐心。通过科研的窗口让我接触到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她说。

发现:丰富和谐的科学之美

  多年的科研工作使李小英体会到,科学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往往会折射出不同的物理实质,而不同的物理规律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观察到他的实质。科学的这种丰富与和谐优美容易形成科研工作者开放的思想和宽容的心态。当用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亮点,每个学生都很独特,都很有才华。这种发现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喜悦。

  李小英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她说在自己的成长中,遇到很多人给了自己指导和帮助。学科带头人 郁道银 教授经常和她讨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导她更好地帮助团队中更年轻的学者。还有她的恩师山西大学的 彭堃墀 教授 和谢常德 教授,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了她,让她愿意为科学事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如果说这些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我所在的这个团队。团队中宽松的科研氛围,以及老教授和同事们、学生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我成长的土壤和基础。每当我看到学生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就会觉得自己做得还非常不够,还需要继续的努力,努力思考和实践如何将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之美。李小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坚持: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心里话

  
  对于同自己一样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她建议说,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和坚持。有时候回想自己经历,觉得如果在20岁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这一点是如此重要的话,现在的自己可能会做得更好些

  面对繁重的科研工作和自己的生活,李小英觉得找好平衡点十分重要。她说,作为女性,在家庭和培育孩子方面承担着很多责任和义务,反过来,一个和谐的家庭对于女性工作者是很好的支持和动力。不管工作再忙,任务再重,也不能把自己搞得太累,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就很难细心地照顾家人,也很难耐心地去指导孩子,这样长期下去就会恶性循环,影响工作。李小英是那种时刻让你感受到母性光环的人。儿子是她最常提到的字眼。这会让你知道,除了科学家的身份,她还是一个母亲。

  面对社会上关于男性更适合从事与理工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普遍认识,李小英感慨地说,其实许多女性也很有这方面的天分,只要积极努力地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女性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