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詹进宝琐记

发布日期:2008-05-31    信息来源:   作者:校友办

  人物档案: 詹进宝,1943年2月生,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人,1963年9月从运城中学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入党,担任班长。属“文革”期间“老五界”大学生中间的一届,虽然经历了“文革”的全过程,但是,和其它同学相比,他在“文革”初期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毕业后经部队农场锻炼,分配回到家乡工作。曾任运城地区体改办副主任、永济市委书记、运城市人大工委副主任等职。


  初夏的五月,田野一片碧绿,路旁树木成荫,风儿吹面不寒,在这个到处洋溢青春的季节里,我们走访了山西大学63级甲班中文系校友詹进宝先生。
    初见詹先生,他身材魁梧,鬓角染霜,炯炯有神的双眼透露出对生活的无比坚定,给人一种饱经风霜却又泰然自若的感觉。在詹先生亲切的笑容、随和的言语中,我们有幸分享了他珍贵的人生经历。

难忘的大学经历

    人们都说往事不堪回首,詹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大学生活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珍藏和怀念的时光,当与我们回忆起他那魂牵梦绕的往事时,他更是如沐春风,似饮甘露!因为那里有欢乐,有泪水,还有一群揣着梦想的有志青年,他们追逐梦想,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1963年9月,詹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由于学习成绩突出,人缘好,办事能力强,他当之无愧的被推选为“文三甲”班的“领头雁”。为什么称这个班“文三甲”而不是“文五甲”呢?“文三甲”原名是山西大学中文系63级甲班,詹先生自豪的跟我们讲:“我是63年9月份入学,当时我们班是山西大学改革试点班,学制是五年制。但在那特殊的年代环境是不容许的,能够真正在学校读书学习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3年,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参加社会实践,就像大多数青年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搞斗争,去批判,参加文化大大革命,文三甲’也因此得名。”
    当谈到他大学时期那段特殊的社会实践时,詹先生颇有感触,向我们娓娓道来:“1964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课后,年级的党支部书记高世英同学找到我。老高跟我讲,省委宣传部交给校党委一个任务,要组织一些师生去省文联参加学术批斗。我不仅被确定为小组成员,而且成为小组负责人,要去‘帮忙’搞文化大革命,我不免有点底气不足。但是既然组织信任我,给了我这么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我就欣然接受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对创刊以来的《火花》杂志认真阅读,逐期检查,发现其中有问题的作品和文章,要重点阅读,做好笔记,互相交换意见。对大多数人认为问题严重的作品,经讨论后,然后写文章进行批判。进驻省文联的两个月后,山西大学乱了起来,于是我决定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文联后期,我患了急性肠胃炎,回到学校后仍不见好,不得已,9月中旬回到运城老家,后来又住进了省人民医院,直到1966年12月底,我的病才痊愈并返回学校。因此,我成了中文系唯一没有目睹伟大领袖光辉形象,没有天南海北大串连的红卫兵。”
    回忆起那段往事,詹先生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些往事却是詹先生大学时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鲁迅说过,“倘若生存,人就要学习!”詹先生将鲁迅的话视为座右铭。他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不仅要向书本上学知识,还要向实践中学习,要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不断的拓展知识面,要记住“世界在前,知识在后”,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他还语重心长的讲到:“在大学的课堂里所学的知识都是‘死’的,学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是看你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你能为社会做出多少的贡献。假如你很有能耐但社会不需要,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詹先生希望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多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博览群书,同时也要知道社会生活并没有学校生活那么单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去融入到社会工作中去。要注重社会实践,因为它是学习的延伸,把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使自己更强!

对师长的感念

    詹进宝16岁时,父亲因积劳成疾患病去世了。除了两个已出嫁的姐姐,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母亲独挑重担,苦撑苦熬,把他们拉扯成人。为了供詹进宝念书,虽有两个姐姐全力帮助,但也借了不少债。弟弟在农村已到了成家的年龄,但相亲的人家都嫌家境不好,遇到连阴雨便满屋漏水。过罢春节的一天,母亲面带愁容与他共商家务。母亲想把房子翻修一下,为的是好说媳妇,弟弟结婚也有了房子。但翻修的钱从哪里来,母亲一筹莫展。
那天晚上詹进宝翻来覆去睡不着,暗自决定由自己去借钱,将来由自己来还。可是向谁去借呢?他想到了在文联相识的马烽和孙谦两位作家,于是提笔给二位写了一封求助信。
    一个星期后,詹进宝收到了马、孙二位署名的回信和200元汇单。他的心情说不清是感动还是沉重。由老家返校后,他曾到文联面见马烽,表达了他们全家的感谢。此后他一直想着这笔欠债,想着如何早一点归还马烽和孙谦的钱。直到1968年10月,他见到一张省文联一个群众组织的传单,竟然是揭发批判马烽和孙谦在运动中曾用金钱收买红卫兵的“罪行”,并且点了他的名字。他愤慨之余,决定设法把钱还上,表明双方的清白。最后家里卖掉小平车,又向五家亲友借钱才凑够了数。当他收到家里的汇单,那天晚上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不由得泪如泉涌,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詹进宝带着200元钱,约了三位同班的好友,迈进了省文联大门。当时还款的情境至今难忘,而他对马烽、孙谦的感念之情更是终生铭记在心。
    1996年,孙老以76岁高龄病逝于太原。当时詹进宝在北戴河参加全国人大举办的培训班,回到运城后才得悉孙老逝世的噩耗。他立即给孙老的夫人王芝荷女士写信表示哀悼和慰问。王老师回信表示谢意。2004年1月,马老也因久病不愈在太原逝世。詹进宝从《山西日报》上看到讣告后,立即给马老的夫人段杏绵女士发去唁电。10天后,段老师以全家的名义给他寄来一封谢帖。
    两位文学巨匠相继辞世,文学界和亿万读者将永远怀念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文学老人。然而,詹进宝的思念,却怀着只有他自己才能体味出的酸楚。这思念,将持续到永久。

鹳雀楼情结

    永济古称蒲阪,传为舜都,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灵地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文物景点尤其众多。在永济,到处流传着王之涣吟咏鹳雀楼的轶闻佳话。鹳雀楼为北周大将宇文护为瞭望军情而建,由于常有成群结队的水鸟“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到唐时,鹳雀楼经过整修,越发工致壮丽。但在金元战争时期,鹳雀楼毁于战火,迄今已有八百多年。昔日巍峨壮观的天下名楼,成了一个历史名称,一个文化符号。
    1992年3月24日,詹进宝同志肩负组织的重托,从地区体改委主任的岗位上,调任到中共永济县委就职,挑起了县委书记的担子。同年7月,永济县政府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会议由詹进宝主持。这次会议认为,重建鹳雀楼是功在国家,利在人民的传世盛举,肯定了以唐代建筑形式复建鹳雀楼的方案,并基本确定了新的楼址。会后,根据预算规模,要争取尽快重建鹳雀楼的立项、筹资工作,这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将这一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阶段,继往开来,不仅是地区领导的嘱托和希冀,也是全县数万父老乡亲们的希望和期盼,同时也是对詹进宝年少时立下的雄心壮志的鞭策和激励。
    面对困难,詹进宝毫不畏惧。1993年2月底,他和县长石丙录、副书记和平及其它同事赴京,目的是办三件事。一件是主持召开永济籍在京人士振兴家乡联谊会;另一件是到民政部汇报永济撤县设市相关问题,希望民政部尽快报国务院审批;第三件事是出席中国西厢记研究会新闻发布会,并通过知名人士转请江泽民总书记为重建鹳雀楼题词。于是,他们便以县委和县政府名义,致函总书记秘书贾廷安同志,一是说明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地处长江流域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早已重建或重修,唯独地处黄河中游的鹳雀楼至今尚未重建;二是汇报重建的计划和进展情况;三是恳请总书记在百忙中为鹳雀楼题写《登鹳雀楼》的诗句。
    其间,詹先生不知道找了多少人、跑了多少路,牺牲了多少个假日,硬是凭着苦干实干的拼劲儿、怀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奔波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月下旬的一天,县委办公室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通知县委派人到太原去取总书记给永济的题词及中办秘书局公函。詹进宝立即让县委宣传部长李长安星夜兼程赶往太原,于第二天将题词原件和公函取回。总书记以整张宣纸竖笔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江泽民,一九九三年三月十六日”。总书记的题词,为鹳雀楼的重建造得先声夺人之势,对鹳雀楼尽快立项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7年12月31日,永济市(永济已于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设市)复建鹳雀楼工程指挥部,在选定的新址上举行了复建工程奠基仪式。经过近6年坚苦卓绝的奋斗,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这座历史文化名楼重新矗立在母亲河的身旁。2001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得知鹳雀楼已经重建竣工,并仔细观看了永济市委、市政府精心制作的鹳雀楼模型。在省委书记田成平的邀请下,总书记欣然命笔,写下了“鹳雀楼”三个遒劲的大字。2002年9月26日,盛大的鹳雀楼落成典礼在黄河之畔举行,数万人见证了这个历史的时刻。旗帜和彩球遮蔽了蒲州的天空,欢笑和歌唱掩盖了黄河的涛声。此时此刻,詹进宝也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完成了广大乡亲的嘱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詹进宝先生用他的过人的智慧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尾 声

  对事业的执著拼搏,对师长的无限感念,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后辈的悉心勉励……在詹进宝先生身上,我们无处不感觉到他为人的诚恳与踏实。岁月无情,如今,詹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对他而言或许只是生命的新起点,他睿智、犀利的言语,无不昭示着生机与活力。他为人处事的优秀品质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王贵鑫)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