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中国石油之父 —— 科学英雄、校友孙健初

发布日期:2022-09-19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他是伟大的地质先驱,是真正的科学英雄!他发现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他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他当选为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主席,他主持开办了新中国第一期石油技术干部培训班,他组织绘制了新中国第一张石油发展蓝图!他就是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


孙健初(插图).png


家世与成长

孙健初,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河南濮阳县白堽乡后孙密城村。在父亲的私塾里学习了六年,他熟读了四书五经,为后来进一步求学打下了基础,田间劳作又强健了他的体魄。用孙健初自己的话说,他的吃苦精神就是在童年时代的田间劳动中养成的。

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菏泽市第一中学),孙健初认识了对自己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好同学张泮。在张泮的影响下,孙健初萌生了“大丈夫当为国捐躯”的志向。中学毕业后,考虑到家中的情况,孙健初待在家里,尽力挑起家庭的担子,但他始终坚持自学。1920 年5月,孙健初接到了一封张泮寄来的信,他热情地邀请孙健初和自己一样报考山西大学,一起实现报国之志。天道酬勤,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孙健初终于在1920年9月考入了山西大学堂理工科采矿系预科班,从此开启了他人生崭新的历程。

孙健初在学习上的勤奋和对专业的钻研,引起了当时的老师——瑞典地质学博士新常福的注意。他很喜欢孙健初,专门挑选了几个学生在家里对他们进行加课训练,新常福是孙健初踏入地质之门的引路人。新常福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山西省的地质调查和培养中国地质人才上,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知识渊博、专业精湛、人品高尚的良师,并在他的门下学习,孙健初深感荣幸。1926年,孙健初毕业,第二年,经过严格的考试,孙健初正式被录用为瑞华地质调查会会员。

事业与成就

孙健初成为瑞华地质调查会会员后,参与的第一个调查项目就是调查五台山一带地质情况,从此他与地质调查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首进甘青,跨越祁连山,三进绥远、察哈尔,四赴东北,跋涉苏皖、豫鄂探矿……孙健初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崇山峻岭、戈壁沙滩、黄河上游、长江两岸、长城内外, 从基础地质调查到矿产勘查,由此揭开他地质人生的辉煌篇章。1929年,孙健初进入了位于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的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受到了所长翁文灏的赏识,一直到后来的石油探勘都有翁文灏的支持。1930年8月,在地质调查所召开第六次讲学会,主讲人正是进所不到两年的孙健初。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坐的是丁文江、翁文灏等多名地质前辈。他讲的内容第一是关于辽宁省地质,第二是关于察哈尔西部地质。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上准备充分,讲得非常精彩。扎实的调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矿样、直观的剖面图、精彩的讲述,让那些单调的地质术语和枯燥乏味的数据显得那么鲜活生动。从1929年到1934年的五年间,孙健初的地质调查活动硕果累累,在绥远、察哈尔发现了20多个煤矿和多种石棉矿、水晶矿、石墨矿;在辽宁、吉林勘查出煤矿、金矿;又在安徽、湖北、河南调查出铁矿、煤矿。他的专业知识得到明显提高,写出的20多篇论文和报告得到地质界权威人士的高度好评。

1935年初,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以翁文灏为主任、孙健初为委员,并负责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地质调查,历时八个多月。1937年,孙健初根据中央地质调查所安排,参加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开始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1938—1939年,由孙健初主持的玉门油田勘探取得了巨大成功,转入正常开发。此后,孙健初即全力从事石油地质工作。1939年3月13日,老君庙油田的钻探工作在孙健初确定的第一口井的井位上正式开始, 自此拉开了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的序幕,也揭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页。

以民族大业为重,以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为重。1942—1944年,孙健初参加了由全国31个专家学者组成的“三一社”,涉及工科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31人都是有显著成就、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全都派到国外进修。孙先生被派去美国考察油田,进修石油地质,写出《发展中国油矿纲要》。

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亲自到探勘处,对孙健初和探勘处职工的护厂功绩倍加赞扬,贺龙元帅还专门写了感谢信。

孙健初在《发展中国油矿计划纲要》中所划定的可能产油的区域,几乎都发现了大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东北的大庆油田、吉林油田, 西北的青海油田、长庆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江汉平原的江汉油田,华北的中原油田、任丘油田、大港油田,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早已得到了改变。而为了支持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玉门油田功勋卓著,主动承担起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历史重任,每一个油田在发现后,都有大批玉门人赶过去,支援人才、支援设备,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1950年,孙健初出席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当选为主席,提出西北石油勘探计划,被任命为中国石油管理总局探勘处处长。后又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被郭沫若任命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参加编制全国石油勘探方案的领导工作。西北军政委员会对玉门油田的大规模开发给予了全力支持,时任西北局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向党中央写信,建议大力开发玉门油田。

1951年,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出席,孙健初先生汇报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及远景,毛泽东主席感慨地说:“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1952年10月,孙健初主持开办了第一期石油地质干部训练班,亲自讲课,参加讨论,指导总结。这批学员后来都成为我国石油地质界的中坚。1952年11月10日夜,正当孙健初先生为新中国呕心沥血、大显身手的时候,由于深夜备课,极度疲劳,一场煤气中毒夺走了他的生命, 享年55岁。李四光代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致了悼词,他说:“孙健初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地质界、科技界失去了一位有才能、有成就的专家……”韦勒博士说:“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孙健初一样的人,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将不可估量!”

孙建初先生对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功勋卓著,在他光辉的一生中突出体现以下精神:

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他面对外国优厚条件不动心, 拒绝了美国专家的从业邀请,一心一意为国家寻找石油,并且使当时玉门油田产油量占全国总量的90%,为抗战提供了强力保障。解放战争后期,他积极组织护矿工作,保护了大批人才设备和资料,成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基础力量。1951年,孙健初参加了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亲自给毛泽东主席汇报了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工业发展远景,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发展绘制了蓝图。因为他爱国,国家也给了他施展抱负的舞台,这一点,仅从他的三个职务就可以看出,在全国,经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的干部不多,加上周总理、郭沫若院长的任命,三个重要职务任命于同一个人,可见他在我国科技界、石油地质界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尚的艰苦奋斗精神。在那“一滴油一滴血”的战争年代,他冒着生命危险,骑着骆驼,穿越戈壁荒漠,吃的是炒面拌雪,住的是帐篷窑洞。他曾因冻饿昏死过去,被蒙古族老大娘救活。他的妻子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夭折腹中。孙先生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丝毫没有动摇为国分忧的决心。国际友人哈莉特·韦勒高度赞扬孙先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竭力去发现油苗……他的确是一位科学英雄。”

三是崇高的爱科学、敬事业精神。在他不长的一生中,留下的论文、报告、著作仅馆藏可查的就有48篇之多。他的一生不仅探寻的是石油,也不仅是黄金、钢铁、煤炭,他探寻的是希望,是梦想。他的爱科学、敬事业精神不单单体现在事业上,还表现在家庭中,他硬是把没有文化的妻子教育成一名知识女性, 把儿子培养成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双院士。孙健初先生坚信科学可以救国, 更可以兴国……

山西大学校友会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