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跋涉在开掘“黑金”的路上 —— 化学系1992级校友赵建国

发布日期:2022-10-28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赵建国老师是山西省政协委员、大同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同大学炭材料研究所所长、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新能源学院院长,山西省青年五四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带领团队组建石墨烯林业应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在石墨烯制备及其应用方面走在国内前列。他的日常是在实验室做研究,在教学一线授课,外出进行学术交流,与企业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最令人敬佩的是,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从事被誉为“黑金”的石墨烯研究,并带领团队成功开拓了石墨烯的五大研究方向,致力于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和开发。


P432 赵建国(插图).jpg


1992年,青年赵建国乘坐“高考”这趟列车成为山西大学的一名新生,阴差阳错地邂逅了化学。他没有抱怨和彷徨,抱着学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只做一件事——埋头学习,从此便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依托母校深厚的学术底蕴,在师长的引领下,他渐入佳境,在专业领域内自由游弋,拼命钻研,为他日后在学科专业领域不断取得一个个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建国老师于2002年开始研究炭材料。两年之后,曼彻斯特大学的康坦丁·诺沃肖洛夫和安德烈·盖姆小组向全世界宣告了炭材料中石墨烯的存在。是从事国内外很多科研人员都在探索的石墨烯电池,还是另辟蹊径?“与其跟在别人身后,不如走一条自己的路。”赵建国和他的团队最终开启了石墨烯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随后在攻克了大规模制备的技术难题后,更是选择了被大家所忽略却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石墨烯在农林方向的应用研究。

科学研究的道路都是坎坷而艰辛的,必须要有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思想准备。越是难走的路越要闯一闯。十多年来,赵建国老师不敢懈怠分毫。他每日凌晨5点起床,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他调侃道:“经常在家人都进入梦乡了才回到家,在家人还没起床就已经出发了。”所里的人说:“赵教授有时大年初一都会待在实验室!”而他却认为,搞科研就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一样,是连吃饭、睡觉都放不下的事。

有了兴趣,便有了百折不挠的勇气。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最挫败的无异于实验屡次失败、科研进度止步不前了。失败是家常便饭,常常是费尽心思加工出来的实验材料被亲手倒掉,清理干净现场又重新回到起点,大家又全心投入下一次的实验。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失败,重来;再失败,再来……直到有一天黏稠状、糖稀般的固化剂呈现在眼前——成功了!大家哪里还顾得上疲累,内心都是满满的喜悦。

到现在为止,赵建国老师和他的团队已拓展了石墨烯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石墨烯增效复合肥推广应用、石墨烯电热膜研究和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等五大研究平台,并取得了一批在省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助推大同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说到历经艰难取得的成果,无论是赵建国老师还是团队成员,语气中都透露着欣慰。说到兴起之时,赵老师指着旁边桌上的“小黑金”说,别看它又黑又小,那就是成功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赵建国老师和他的团队,就如这“小黑金”一样,看上去不起眼,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随着一个个科研成果的诞生,炭材料研究所也渐渐声名在外,企业、高校、政府等对研究所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17年,研究所的命运迎来转机,这一年山西省启动“1331工程”,赵建国老师积极行动,带领团队组建两大省级科研平台——山西省石墨烯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省“1331工程” 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并成功获批。基于此,他们还获得了山西省政府的经费支持,同时学校也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资金、人才、设备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研究所迎来了曙光,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

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开发一直是研究所追寻的目标。赵建国老师说,任何科研成果如果不应用于实际,其实与石头无异。为真正实现科研成果的实际性应用,赵老师和他的团队与政府、企事业单位都有合作,形成了一套“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模式,研究所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赵建国老师和他的团队开拓的石墨烯五大研究平台,即能够促进农业增产的增效肥推广应用平台、能够延长高速铁路受电弓炭滑板使用寿命的石墨烯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研究平台、可起到保暖效果的电热膜研究平台、用于金属防护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平台,以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平台……

2008年至今,当年立志研究石墨烯的赵建国也迈入了知天命的年纪。十年峥嵘,不变的是他对科研的热爱。十多年来,赵建国老师不辍耕耘,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攻坚的求真精神,带领团队利用所掌握技术,在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绿色生态发展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建成100吨级石墨烯增效复合肥生产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在沙漠绿化、盐碱地改良、矿山修复方面成效显著;建成年产1000吨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生产线,助力企业绿色发展;组建石墨烯林业应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山西省“1331工程”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石墨烯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新型碳素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碳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石墨烯应用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等6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推动碳素产业发展,助力能源革命。

这就是赵建国。十多年来,他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执着至诚,勤勉奉献,将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