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飘萍四十载 回首望山大

发布日期:2022-09-26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令狐萍(历史系1977级校友)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令狐萍,国际著名移民史研究专家,美国罗特格斯大学出版社《当今亚美研究》丛书创建者与首任编辑,前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亚裔研究学会旗舰期刊《美国亚裔研究》主编,中国教育部**讲座教授,中国华侨华人史研究学会理事会海外理事,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编委,美国福特基金奖作家。曾任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系主任、亚洲研究学位委员会主席,教授东亚史与亚裔美国史。她还兼任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侨务理论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研究基地**讲座教授,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客座教授,丽水学院特聘荣誉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华侨华人研究会海外顾问等职务。

令狐萍.png

以下是令狐萍对母校的个人汇报:

我写海外华人社会

国内与海外,是时空概念,更是历史概念。爱静不爱动的我,可谓嗜书如命,家里藏书,更是偏爱各种游记。除《山海经》外,对《格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外国游记亦颇钟情。我幼时曾读清人李汝珍的《镜花缘》,书中记载着唐敖、多九公等人曾乘船游历海外诸国,其中的女儿国、君子国与无肠国等番邦异地,更激起我无限遐想。

神游天外与现实种种间,我似乎注定与历史结下不解之缘。其实,外祖母到母亲,再到我,三代女人都有着一个作家梦。幼年外祖母虽曾反抗缠足,日后更成为中国第一代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憧憬着成为作家的她,却无力抗拒传统的包办婚姻。母亲在学生时代,爱好写作演讲,活跃外向,常给报社投稿,被电台请去演讲。在一次演讲中,与父亲相识,偶然间步入政界,直到结婚生子,作家梦终于还是幻灭。忆昔挚友石评梅,在前往北平求学后,终成著名女作家。不同抉择间,殊途两人,恍若梦里。而我出生时,父母随意为我取名——“萍”。日后,同样梦想写作的我曾自比民国报人邵飘萍,向往他的萍踪浪迹,一生曲折,之后更是倾慕作家石评梅的才华横溢、脱颖朋辈。冥冥之中,这发自心底的认同感和朦胧使命感,竟然鬼使神差地映照了我日后与山大历史系的结缘和数十年的海外漂泊。

我为亚裔妇女作传﹕《金山谣》与《心声》

“令狐”,作为一古老的姓氏,不仅源于山西,也盛于山西。历代令狐氏中,入则当朝为官,出则悬壶济世,或入仕,或育人,而我的家世和经历亦不同寻常。回首往事,我无疑是幸运的,虽因父亲的“历史问题”而与家人一同蒙受过屈辱、苦难,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似乎所有的磨难曲折,都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安排。

一路走来,书山学海成为我的挚友。凭借平素对史学的积累,我在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幼时的写作梦突然被唤醒,正是在山大历史系的求学过程中,我像一块久经干旱的庄稼地,又似干瘪枯燥的老水车,终于在浩瀚书海和良师益友的浇灌之下,陡然焕发生机。不久,我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学习委员,尔后连选连任,但却不曾放松对学术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探索。作为全国重点的山大历史系,不仅知名学者、教授云集,史学教育更是坚实充足,正是在这里,进入大三的我接连在《山大学报》《史学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罗斯福总统外交政策的相关论文。

其时,徜徉于山大历史系浓郁学术氛围中的我,已然把握住了命运的脉搏。不仅是写作梦的实现,对大洋彼岸的漂游和探险,更是让自幼时便期盼挥斥笔墨、探索异域的我期待不已。大学综合成绩忝列全系第一,并且在留校选拔考试中又侥幸居于首位,这给了我留校任教的宝贵机会。也正是在这段学习工作中,山大师友给予了我充分帮助,使得初出茅庐的我迅速成长。终于,我在1985年获得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漂洋过海,赴美求学。正印证了“飘萍”之意,这一走,便是多年。

来到美国后,对于今后的学术道路,我经过反复思索,终于定为美国华裔妇女史。做此决定,不仅受中外游记的影响,更是结合个人具体情况与学术界的研究前景而定。在山大历史系的学习过程中,我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而作为女性,在对亚裔及华裔妇女的研究十分不足的情况下,更该为海外华裔妇女奉献出历史的现实关怀。于是,在博士定题后,我在每年的暑期与节假日都埋头档案馆,翻阅史料,或深入华人与亚裔小区,实地考察,访谈各界人士。

经过加工提炼后,我的博士论文于1998年出版,书名为《奋斗金山——美国华裔妇女历史》,获得学界一致好评。而该书的中文版,即《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有幸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成为中国美国学研究的经典教科书。此后,我又在新著《萍飘美国——新移民实录》中,充分发挥了文学的笔调和史学的专长,从大陆新移民的角度来分析多元化的美国社会。而在华裔妇女的研究基础上,我进一步扩展了亚裔妇女研究。在四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我访谈了三百多名年龄不等,各行各业,遍居美国各地的各族裔的亚裔妇女,并在《心声——美国亚裔妇女史》中,生动讲述了美国亚裔妇女的历史。家国情怀之下,海外华裔妇女的经历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的心,我在中国、在山西的心。

记录华人社会,完成《圣路易的华人》与《芝加哥的华人》

中国人总是保持着几千年文明形成的独特文化生活习惯,形成与所在国文化不尽相同的华人聚居地与商业活动区。而所在国本土文化对华人的排斥,也迫使海外中国人建立“唐人街”,以求自立自保。中国移民较早便涉足东南亚,欧洲各国的大城市中,也都有唐人街。在美国大陆,多数华人则定居于加州与纽约,而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的唐人街更是热闹兴隆,逐渐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美国传统唐人街的三大中心。但学术界对于美国中部地区的研究,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倾心研究美国中部地区。我先从圣路易着手,再立足芝加哥,具体记述了美国中部两大重镇的亚裔社会。

在《圣路易的华人——从唐人街到文化小区》中,首创“文化小区”模式,概括了华人在圣路易一个半世纪的艰辛奋斗史。在分析、比较、研究北美历史中各种类型的华人小区后,我将圣路易的华人小区定义为“文化小区”,并从理论上为文化小区的结构与特性定义。这首创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化小区”的模式,成为全面确切解释新型华裔小区与其他少数族裔小区的新理论,在美国种族研究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

而在《芝加哥的华人》中,则运用跨国移民理论框架,探索芝加哥华人如何在这多文化融汇、多族裔混杂的工业大都市,在种族歧视的社会大环境下,谨慎地斡旋于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之间,成功地开辟出一块族裔飞地与欣欣向荣的族裔经济。芝加哥的唐人街不仅为源源不断的新移民提供就业与定居的场所,更推动了美国中部地区族裔经济贸易的发展,并推动美国社会的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当年阿公出远洋,家里阿婆哭断肠”是广东台山侨乡流行的歌谣,也是广东侨乡侨民与侨眷悲惨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金山客”(美国华侨的俗称)独身漂洋过海,留守家中的妻子“金山婆”孤独无望。在此历史文化背景下,我在《芝加哥的华人——种族、跨国移民与小区》中,研究探讨了这种婚姻状态,并将其定义为“分割式婚姻﹕台山寡妇——美国小妾婚姻模式”。山西大学之校训有云:中西会通,以此观之,确乎。虽然我阔别故土已久,但山西大学历史系给予我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启蒙使我永远难忘。在此,谨向母校致以衷心的祝愿和祝福!

作者简介:令狐萍,历史系1977级校友,教授,国际著名移民史研究专家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