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我叫常明昌,1964年生于大同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85年山西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二级教授,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院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神农科技集团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省黄土高原食用菌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
37年来,我始终致力于食用菌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食用菌产业扶贫带头人”“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中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突出贡献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十大科技标兵”和“2020年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所率领的团队获得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山西省常明昌劳模创新工作室”和“2021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
树高千尺不忘根
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栽培,离不开母校的教导和老师倾注的心血。1981年9月,我来到了山西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我十分珍惜大学生活,每天早起晚睡,刻苦学习,教室和实验室几乎成了我的家。每年暑假,我都跟随老师或单独在野外进行藻类和菌类资源调查,四年下来,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寒假,又在实验室帮老师做标本鉴定,每年干到除夕才回家,一般大年初五就又来到了学校学习。学生时代有幸遇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如著名真菌学家刘波先生,藻类学家凌元洁、张吉科、李本良、余湘云、褚西宁、张江涛、郑耀武、郝军山、马恩波、张峰、上官铁梁等先生, 他们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终身受益,他们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引路人。
令我难忘的是,凌元洁先生在我学生时代就带我参加了全国植物学大会和全国轮藻大会,我野外考察的经费也是凌先生支持的。使我倍感温暖的是,我大三的时候得了急性肠胃炎,住院期间余湘云先生和同学们多次看望我。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山西农大工作,依然能得到恩师刘波先生的悉心栽培,跟随了先生32载。刘先生德高望重,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锐意进取和创新争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记得1992年我自己创业以来,刘先生和师母每年都来我创建的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和基地进行指导和鼓励,令我备受鼓舞和鞭策。1992年与刘波先生在管涔山野外考察的照片一直挂在我家里和工作室。
我能有今天,离不开母校和恩师的教育培养。这对成就我的梦想和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母校的栽培奠定了我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础,母校、国家与时代提供了我敬业奉献的坚定支撑,母校的老师赋予了我立德树人的永续动力。我一生都会牢记母校恩师的教诲,并会永远践行山西大学“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校训。
一生只做两件事
注重学科建设,担当育人使命
我作为学科带头人,2012年率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创食用菌方向人才本科教育,经过9年的努力,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2020年3月,“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这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乃至我国食用菌产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我校我省食用菌学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2021年4月20日,在我校和神农科技集团的关心支持下,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同时成立了神农食用菌产业学院、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
我亲自为近15000名大学生授课,不仅培养了一批批大学生和研究生,而且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培养出一批批技术骨干和“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带动3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依托食用菌科研基地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和扶贫的典型,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蘑菇王子”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等,这些人在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领头雁”。
加强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需要真抓实干和久久为功。多年来,我先后在全省85个县区开展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43个县开展脱贫攻坚,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在广灵、安泽、临县、汾西、高平、昔阳等地分别建立了省内最大的木耳、香菇、双孢菇、灵芝基地,社会经济效益约42亿元。
2005年至今,我先后引领31家煤焦铁企业转型,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年产值过亿的有6家,上市企业2家。
2010年,我受聘担任广灵县食用菌产业总顾问,我不计报酬,随叫随到,及时热情地为当地农民朋友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山西农大到广灵往返一趟就是800多公里,10 年来我往返广灵50多次,行程达4万多公里。该县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食用菌生产从来没有断线,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现在食用菌年产量2万吨,成为“中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2020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21年至今在省委统战部的大力帮扶,特别是在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广国的亲自指导下,吕梁市委市政府、中阳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我担任中阳县木耳产业总顾问,率领团队35次去中阳县进行技术服务,终于把中阳县打造成华北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并成为全国木耳生产十大基地示范县。2022年1月,中阳县黑木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被中宣部评为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善不为名而为,功不为利所动。人民给予了我很多的荣誉,甚至称我是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面对未来,我将不忘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一如既往,率领团队,用小蘑菇撑起大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再立新功。学生的茁壮成长、农民丰收的笑脸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我会努力做一名为母校争光、为山西农业大学出彩的人民教师。
常明昌,生物系1981级校友,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