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执着人生 —— 创建我国首个仿生教研室的夏炽中教授

发布日期:2022-10-18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你执着科研,成就非凡;

你教学优异,培育了国内外多名学术骨干;

你心地纯洁、正直热情,堪为道德楷模。

夏炽中.png

“五十载教学科研桃李芬芳满天下。

一辈子真诚善良品德高尚长留存。”

“功德圆满”是对你辉煌一生的写照……

夏炽中,上海人,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仿生教研室。1962年支援山西来到山西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及南开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

“夏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夏先生的实验室位于学校科技楼的八层,这个看着不是很起眼的精细有机重点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式样的玻璃瓶,让我这个爱好文学写作的人,充满了好奇。

实验室的外墙上有夏老师的照片和实验室的简介。他微笑着,宽阔的额头、并不稠密的发丝和一副金丝边眼镜,看着儒雅慈祥,风度翩翩。实验室里很安静,做实验的学生认真而投入,当我向其中的一人说明来意,想要了解夏老师的时候,他脱口而出:“夏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既是夏老师的学生又是教师的郭玮娓娓道来:“夏老师在教学上很值得我学习,他给我们每个学生最大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去搞课题,不会硬性规定我们的实验进度,放手让我们做。他在理论上给我们以认真的指导,在实践中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得到锻炼。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很自觉,都有一股向上的劲头。好多学生都把实验室当成了家,经常一待就是一天。”“夏老师非常善良,他经常会打电话问学生有什么困难。不止一次两次自己花钱帮助学生。我读博士的时候夏老师在经济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夏先生在学业和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许多远在国外的学生结婚生子都不忘把自己和孩子的照片给老师发过来,主动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样的好老师会不会对学生发脾气呢?会,而发脾气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操之过急,忽视安全或粗心大意,准备不够充分时,夏老师一定会很严厉地批评。尽管如此,大家对夏先生的敬爱之情不曾削减半分。

与化学结缘

夏老师1936年1月生于上海,生长在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家庭。从小他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当时知名的上海觉民小学和至今仍很有影响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都曾留下他刻苦学习的身影。尤其是他那股钻研向上的劲头,使得他中学时代就收获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骄傲:化学和外语。

从初中第一次接触这门课,夏先生便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化学课上,他的注意力从不离开老师的讲解,总是向老师问这问那。课下,他也总是醉心于化学实验,迷恋于每一个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陶醉在自己的化学王国中。初中二年级,他和小伙伴们便做完了大学二年级的实验课程。因此,夏老师的化学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1953年,年仅17岁的夏炽中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在班里,他的年龄最小。初到北方,语言上有一些不习惯,当时的许多考试都是以口试的方式进行的,爱护学生的申泮文教授 (中科院院士) 给他定了个“优惠政策”,允许他用上海话回答。申泮文教授的关爱使夏炽中十分感激,但是他不愿享用这项特权,他努力学习普通话,很快便融入了北方这个大环境中。现在,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还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天津话。回想起这件事,夏老师还是津津乐道。的确,他在语言的学习上有着过人的天赋和骄人的成绩。

英语和俄语是夏炽中的强项,他视外语学习为人生一大享受。1957年,21岁的夏炽中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与苏联交往甚密的时期南开大学也来了几位专家。夏炽中凭借一口流利的俄语担任苏联专家的专业翻译。恰巧,周总理来南开大学视察,他有幸成了周总理的翻译。年轻的夏炽中圆满完成了工作,获得了总理的赞许;总理做事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使夏炽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更像是北方人的南方人”

为人一向真诚的夏炽中对苏联专家如同自己的朋友。苏联专家在华期间的工作、生活、与外界的交流,几乎全是靠他帮忙。他从上海探亲回到南开,几个星期没有得到他帮助的专家见了他,与他抱头痛哭。少了夏炽中在天津,他仿佛少了自己的左右手。他们彼此珍视,把这段友谊一直维持了下来。苏联专家得知夏老师结婚的消息,便想象着夏老师爱人的样子,给他们夫妻俩画了一幅大大的画寄过来。这幅画一直被夏老师视作珍宝,精心收藏着。

1990年,苏联专家马尔丁诺夫给夏老师寄来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他在信中悲伤地告诉夏老师他的太太去世的消息,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这张照片就寄给夏炽中做个纪念。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几个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朋友,能够拥有这样持久、热烈而且纯粹的友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夏炽中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总是真诚而不圆滑,憨厚甚至精细,朋友们都说他像个北方汉子。

1957年毕业分配时,夏炽中的父亲已经不幸去世了,作为家中的独子,母亲很希望他能回到上海,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也同意接收他做研究生。但是,经过长时间考虑,他还是决定服从学校分配,留校任教。这一留,没想到与山西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2年,夏炽中作为南开大学的一名支援教师来到了山西大学任教。26岁的夏炽中在化学系做了一名教师。他在教学之余便潜心钻研业务,干劲十足又颇有天赋的他因而受到了校长刘梅的器重,被调到了为储备人才而建立的研究部工作。

197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国家教委要派一批学者出国访问学习,夏炽中业务好,外语水平又高,理所当然成了候选人。通过考试,夏炽中和省内其他四位老师一起被正式批准加入这批访问学者的队伍。1980年,他作为山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访问学者跨出了国门,来到了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布莱斯洛夫——世界仿生化学的开创者,第一个把“仿生化学”这一专业名词引入化学界的人——的一名高足。作为布莱斯洛夫的学生,他有幸对仿生化学有了最早的接触和研究。1982年回国后,夏炽中在国内开辟了仿生化学这一方向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先行者。

出国留学的经历使夏炽中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新的思维方式。尽管当时比较传统的观念是以教学为主,尽管学校对科研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实验条件很差,但他还是踏踏实实地利用这些简陋的条件搞实验。为了让学生学好外语,以便更多更有效地利用专业外语资料和文献,夏炽中坚持用外语讲授专业课,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山西大学也算开了个先例。1985年,他担任了化学系主任,并开始带研究生。他精力旺盛,一年就带八九个研究生, 从来不觉得累,而且乐在其中。

那几年,正是夏炽中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多次出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美国、英国、法国、巴西、韩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有机会广泛吸取各国学术经验,然后传道,授业,解惑……化学系的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由于身体原因,他辞去了化学系主任的职务,但并没有停止工作,又多次出国做交流学者,继续带领学生搞科研。他肩负山大有机重点学科和精细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第一负责人的重任,是山西大学有机化学重点学科和山西大学省级精细有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的四氢叶酸辅酶模型方面的研究属国内首创,他负责的实验室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成果最卓著的单位之一。夏炽中与他人合编的专著《有机化学进展》、编译的《高等有机化学理论问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及Tetra hydron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100 多篇,多篇被国际科技索引SCI收录……他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获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夏炽中教授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不少已在各自领域获得了优异成绩……

2008年2月,夏老师永远地告别了挚爱的教育事业。时至今日,熟悉他的人提起夏先生,都会深深地缅怀他——温暖的“良师益友”。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