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大,我总是满怀深情;提起山大,我总是无法忘怀。我寻着父亲的足迹来山大求学,我踏着母亲的脚步来山大工作。”
——李晓黎
两代渊源,情系山大
李晓黎的父亲李同年在五十年代从山西晋城的大山中来到山西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经过山大历史系老师的悉心培养,又去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之后相继担任了山西农业大学以及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的党委书记,为山西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晓黎的母亲也曾在山西大学工作过,她倾心于教学工作,为山大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在李晓黎的心目中,山大永远有着特殊的地位。山大既是他父亲青春时期的母校,又是他母亲暮年不辍耕耘的地方,还是培养李晓黎成才的摇篮。带着这份特殊的情感,李晓黎先后在山西大学学习和工作了十一年。虽然后来离开了山大,但每次回家乡他都会去探访母校。李晓黎说,母校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挥洒青春,以母校为荣
李晓黎带着满腔的憧憬和父母的期望来到山大,刻苦攻读,用知识武装头脑。他于1987年考入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李晓黎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逢周末他都会早早起床,去图书馆或者教室自学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每个学年都能获得学校颁发的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的殊荣。1991年,他获得计算机软件本科学位;1994年,他获得了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这是母校计算机系的第一个硕士点,他也成为了山大计算机系第一批自己培养的硕士生。时至今日,李晓黎依然记得硕士期间刘开瑛老师讲自然语言处理课程。他说,刘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大大加深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毕业后李晓黎留校任教4年,教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英语、线性代数等多门课程。此外,他还参加了郭炳炎老师的863项目,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国防科大学报、计算语言学研究会议等期刊发表了多篇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李晓黎在工作中依旧苦练技能,注重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他与张永奎老师、李桂成老师、王文剑老师合作开发了山西计算机等级考核系统(并和省教委一起奔赴阳泉进行系统测试)、与陶士群老师合作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张仰森老师合作完成了支票报警系统,参与了很多项目开发工作。
为了进一步学习深造,李晓黎于1998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读博士。2000年,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做合作研究 (中科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2001年在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计算机软件和理论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盟读博士后。在读博期间,鉴于李晓黎在山西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经历,他被聘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的兼职教授,负责讲授人工智能原理课程。李晓黎还获得了科学院人事教育局颁发的华为二等奖学金,以奖励他在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
刻苦钻研,上下求索
2004年,李晓黎加入新加坡科研局。现担任机器智能研究所所长和首席科学家,领导130多个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专家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工作。他还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兼任正教授,负责教授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课程。
李晓黎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他一直担任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包括 KDD、ICDM、IJCAI、AAAI、ACL)的区域主席、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研讨会主席、人工智能评论杂志的主编、IEEE汇刊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及应用杂志的副主编。
李晓黎说“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工作,把研究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并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建树,不辜负母校的培养和教育”。李晓黎共计发表高质量论文260余篇,总计被引用一万四千余次,获得八项国际会议或竞赛的最佳论文奖。他的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和应用相结合,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1) 李晓黎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基于正例的未标记样本的机器学习学者之一,相关论文被引用 2000余次。
2)用于设备健康监测任务的时间序列传感器数据分析(李晓黎的人工智能国际大会的 IJCAI 2015 论文已被引用1000余次)。
3)社会/生物网络挖掘(被引1000余次,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3项)等。在生物蛋白质网络数据挖掘的工作在日本获得了历史最悠久的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GIW2005的最佳论文奖。
科研之路没有捷径,多年来李晓黎秉承山西大学校训,从未有丝毫懈怠,矢志不渝,将自己全部奉献给了科学。他曾先后受邀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进行讲学。近年来,他积极与母校的师生开展合作研究,与梁吉业、李茹、王素格、谭红叶等教授,廖健、王智强、张虎、郑建兴等副教授,共同发表高水平的自然语言处理杂志会议论文十多篇。
在谈到科研时李晓黎讲道:“我将继续在科研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勇于创新,砥砺前行,努力推动自己在研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母校的科研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共同努力,未来可期
“山大有我的回忆和同窗们,有培育我成才的老师们,还有与我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我深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深爱着这里的每一份荣誉。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要说的是,山大的先驱们甘为人梯,用他们的双手擎起一片天,让我们有幸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行得更稳。”李晓黎在谈到母校时真挚地说。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时常在他脑海里涌现,虽然五十出头了,但他觉得自己还依然年轻。李晓黎说他的女儿小时候见过刘开瑛教授,她常常用刘教授来激励自己,她说“我应该像刘教授一样活到老学到老。”李晓黎感慨道:“是啊,刘老师作为计算机系的元老为我们后继者作出了杰出的榜样。我愿和山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把山大计算机的科研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
山大如今已走过120年的历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奔腾,历久弥新。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李晓黎为母校送上一首诗,祝愿母校在迈入120周年之际,积历史之厚蕴,创历史之新高!
父子两代源,不忘山大情;
母校十一载,青春献山大;
身在新加坡,家乡仍牵挂;
身怀校友情,牢记母校恩;
日日思反哺,年年盼进步;
默默勤耕耘,丹心育桃李;
共庆一流日,桃李齐芬芳;
深情寄厚望,未来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