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生万教授

发布日期:2022-10-27    信息来源:山大校友会   作者:

节选自《大学堂走出的山大人——山西大学校友故事》文集


张生万,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山西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山西省新药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省委联系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二批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张生万.png

从山西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出发,到饱览学识,在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的岗位上退休,张生万经历了43个春夏秋冬。1955年出生的他,相貌普通、清瘦和蔼,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科研人,他扎实学习化学理论,深度钻研科技应用、坚实搭建校企桥梁,用科技提升经济生产力;作为老师,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终于桃李满天下,用人才提升社会生产力。

解决攻关难题,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1996年,低度竹叶青酒问世,可惜过了三年时间,竹叶青酒便被迫停产,导致汾酒厂当年损失纯利税700万元。当时,竹叶青存在的三大难题是久置褪色、浑浊,品质下降。随即,汾酒厂向社会招标求助,这个项目成为省重点攻关计划。

收到《项目招标意向书》的张生万经过科研分析,最终得出45度竹叶青酒生色的主要成分是栀子中的栀子黄色素。随后,他于1999年完成了“低度竹酒褪色难题研究”,2001 年完成了“低度竹酒低温浑浊成因及除浊方法研究”课题,使竹叶青酒起死回生,生产能力达到了原来的三倍,销售量翻了两番,不但节省了扩产所需的巨额投资,而且三年新增产值2.4亿,新增利税3870万,创外汇6000多万,同时该成果推广应用于其他有色配制酒的品质改善,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由此也开始了汾酒集团与山西大学持续20余年的校企合作。

2008年,张生万又承担了省攻关的“白酒绿色催陈新工艺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白酒中微量香味成分分子结构、含量、量比关系与其在酒体中相互作用的诸多变化行为的相关性,揭示了白酒自然陈酿过程中酒体老熟机制主要是低沸点物质挥发、溶解氧化、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贮存容器表面活性中心参与的综合作用结果,从而模拟自然陈酿过程,首次将超重力旋转技术用于白酒陈酿,建立了一种缩短白酒陈酿时间的新方法,所得产品相当于自然陈酿两年以上白酒。仅以年产优质白酒5万吨的汾酒厂一家为例,该成果预计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达1200万元,而且该技术去除了白酒在发酵过程中含硫蛋白等物质降解产生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有害的低沸点物质为主体的新酒邪杂味,增加了陈酒感,提高了产品质量,对引导酒类产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以前,合成ABL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苯做溶剂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冲料着火等安全隐患,是化工企业长年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晋中市寿阳县世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制备产品ABL却一身轻松,其既能从源头消除污染源,使产品转化率高达95%,还能每年回收副产品无水乙醇和有水乙醇达600吨和1500吨,回收磷酸盐约4000吨,生产过程基本做到零排放。这得益于2008—2009年间,张生万与该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完成了项目《本底做溶剂合成α-乙酰-γ-丁内酯新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张生万团队通过对ABL合成反应过程中物料组成的变化进行跟踪检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原料、产品及可能生成的中间体的生成焓进行了理论计算,探明了 ABL 生成的反应机理。这项化工、化学、机械等多行业交叉渗透的合成新技术,对于缓解医疗行业对 ABL 供不应求的现状以及提高煤下游产品转化的附加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可广泛应用于低沸点物质的高温反应、产品纯化、副产物回收等领域,如用于草酸二乙酯生产,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新增利税约500万元。

张生万的研究特色就是发展与高科技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注重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他书柜里陈列的一本本专利证书,其中“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α- 乙酰-γ-丁内酯” 通过了山西省经济委员会鉴定,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此之外,他主持完成国家火炬计划、省级重大攻关课题及基金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参与编著作品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 6项均已实施),鉴定成果6项。200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还先后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山西省1999、2000年度百项重大技术难题攻关一等奖1项; 2001年、2002年先后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4年,获第五届国际发明者协会金奖1项。一项项荣誉力证了张生万在科研道路上的付出,他凭着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不懈探索,大胆实践,默默地奋斗在科技攻坚的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紧抓专业教学,注力社会人才储备

成果累累的张生万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学科事务,然而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耕耘于基础教学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张生万老师特别注重给本科生、研究生灌输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他从不限制、束缚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掌握新的技能,发展自身的特长。他教育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接触社会,多掌握生产实践经验,学以致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在课堂上,他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他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分享他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课上,他言传身教,耐心指点,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教学生新的知识,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他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张生万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新开“紫外红外光谱分析”“金属有机化学”“应用波谱学”“仪器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等多门课程,2003年他承担的“波谱分析”课程被评为山西省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张生万不仅为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取得应用化学博士点、化学工程硕士点、省应用化学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 而且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恢复招生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食品工程硕士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更是功不可没,他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培养了一批批青年学子。

张生万作为科研合作者和课题的主持人,用他团结友爱的风范和无私奉献的心地,让课题组的青年学者同心协力,共克难题;他还热心指导年轻教师, 使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对学生严慈相济,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经常主动帮助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也教育、影响了许多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张生万成为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的杰出教授。他历经艰难险阻,与共和国风雨同舟,走向繁荣富强;他在山西大学平凡的岗位上,攻坚克难,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为百年学府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用科技和人才提升生产力,短短十余字的人生故事概述,成果是算不完的效益,背后却是张生万投身科学研究和高教事业的信念,是他闪闪发光的人格魅力,更是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历程。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