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之光

民国时期的山西大学(第三节)——国立山西大学(三)

发布日期:2022-12-08    信息来源:   作者:

1943年4月,奉教育部令,山西大学正式改为国立,经费由国库拨出,1943年拨经费130万元,1944年拨经费160万元,院系机构设置仍旧,原有教员续聘。除此以外,又陆续聘了一批教职员,教授有房耀文 (机电)、郭垣 (土木)、康螽羽 (法律)、田普霖 (土木)、杜文若 (化学英文)、郭藻忱 (医专)、王葵经 (国文)、吉福洪 (外文)、毛源 (法律), 助教有任友道 (土木)、高风来 (土木)、马文和 (土木)、张志京 (机电)、李梅 (机电)、赵景复 (化工)、郑尚武 (医专)、张华 (历史)、张华威 (历史)、李文泰 (法律)、梁晋都 (经济)。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校长王怀明、代理校长兼文学院院长徐土瑚、代理教务长严开元、代理总务长续名世、军训总队部副大队长李文采、体育卫生组主任张武成、注册组代理主任李文泰(后吉福洪为主任)、出版组主任王荣先(后为王葵经)、图书馆副主任杜靖武、仪器购管室主任曹养斌、会计室代理主任成应荣、庶务组主任阎景福、出纳组代理主任刘斐章、文书组主任朱宝芳、给养室代理主任郭礼;法学院院长张之杰、法律系主任康福诜、经济系主任侯锦绂、医学专修科主任兼附设医院院长王炳皋、外文系主任朱启寰、历史系代理主任陈超 (后为唐祖培)、机电工程系主任郑文华、土木工程系主任郭垣。

在新组成的校务委员会领导下,制定并通过了国立山西大学组织大纲等57种规章制度,从而加强了学校教学、行政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夏季作息时间改为5时起床、6时30分至7时30分早自习,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6时为上课时间,晚8时30分就寝。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充足睡眠又节省了晚上学习所费的灯油,学习时间达9小时。通过了《考试规则》, 规范了考试秩序、场地,并规定了处罚条例;通过《学生学业竞赛办法》(国文、英文、数学)与《学生讲演竞赛办法》(国文、英文), 举行了多次竞赛,为优秀生颁发了奖金,以提高学生学习与口语表达水平。

 至1945年,购买图书达3600余册,图书馆利用校刊与国内外大学交换刊物140余种,为医学专修科购买仪器200余万元。虎啸沟原有校舍进行了全面消毒、整修,新建图书馆5间、教室15间、办公室10间。1943年10月,学校从克难坡迁回虎啸沟,为工学院学生实习方便,在克难坡建立工学院分院,土木系三四年级在那里上课,由刘锡光、郭垣负责。

学校为活跃学生学习研究气氛,通过了《学生学术团体经费补助办法》。学生学习研究积极性得到鼓励,在实践中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与实际工作能力。各类学术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他们聘请校内外名教授进行演讲,并通过各自所办的刊物与壁报,介绍自己,也为他人提供许多信息与知识。学术团体统一由训导处备案管理。这些团体有:物劳学会,主委索明道,研究阎锡山“物劳学说”, 兼有文史哲研究性质,创办刊物《虎啸》至抗战胜利共出版6期,并办有《灯塔》壁报;明明德学会,主委倪育章,为纪念赵戴文先生而办,研究孔孟学说与《周易》等,在校刊上常发表文章阐述研究心得;经济学会,主委倪育章,办有《经济学报》壁报;法学研究会,主委葛中道,办有《法律学报》壁报;历史学会,主委张冀翔,办有《史话》壁报;电机工程学会,主委陈浚口,办有《机电学报》壁报;文艺研究会,陈养中等负责,办有《笔垒》壁报;英文学会,彭树仪等负责;照明弹周报社,社长徐璞,办《照明弹》壁报;星期日周报社,社长冯鹏骞,办有《星期日》壁报与《每周战线》, 介绍国内外抗战情况;医学研究会,主委侯福来,办有《医报》壁报;显微镜报社办有《显微镜》壁报;学生自治会办的《自治风》刊物 (由田树兰主笔),正风旬刊社办的《正风》壁报 (社长高作仁),以及教育学会、大学生社、自由坛社等办的壁报,而郝树侯主办的国学研究会,则是研究传状文等当代文学体裁的一个师生混合的学术研究团体。这些团体在活动时,也常请徐士瑚代校长与各院院长和各学科教授为他们的活动作指导。在英文学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徐士瑚用流利的英语讲抗战的局势,杜任之用带德语风味的英语讲故事,严开元用美式英语讲食品与卫生,朱君哲则用英语自编自演了一个小剧,彭树仪同学在投给校刊的文章中写道:“纯正的思想,使整个会场泛起了光芒,这一道光芒正象征着山西大学日日向前进步,日日向前飞跃!”1946年2月,在韩城上课的空余,历史学会在司马迁祠堂召开了“太史公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杜任之等师生36人。

 在虎啸沟僻静的山坳里,学校也鼓励学生们组织文娱团体,以调节单调的学习生活,并为这些团体拨了经费,给以大力赞助。这时期成立的有晋南剧社,赵恒蔚为主任(后为李吉麟、孙清瑚、胡谦益);国乐团,徐璞为团长;国剧社,冯鹏骞为社长;回声歌咏队,傅春生为队长,孙若吾 (女)为副队长;还有晋中剧社,话剧团等。每逢节假目与校庆日,他们就登台演出,平时则自演自娱。每当回声歌咏队晚上演出时,教职员与学生就聚在一起倾听,男女队员们唱起了《凯旋》、《中华万岁》、《鹏程万里》,在这静静的虎啸沟的晚上,蓝色的天幕上映着黑色的山影,学生们的歌声,像一股般清莹的春水冲过山涧,欢乐而畅快地流向远方,歌声中带着师生们对战争后重建祖国美好的希望,也饱含着师生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

新聘体育教授张武成任体育卫生组主任后,除了上课,还于1944年4月组建了学校男子篮球队,有12名成员:何芝生、李浩、李英贤、邢培经、何文彬、何文良、秦光瑜、张文山、雷忠铭、傅春生、李秉毅、刘济民。他还组织了院系篮球队,常开展校内各队篮球比赛,校外则与第二战区各机关厂矿学校篮球队进行竞赛。张武成教授毕业于北师大体育系,二 三十年代曾在山大任教,并住1925年第十二届至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期间都担任执委,为近代山西体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也为山西体育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解放后任国家体委竞赛司田径科科长。学校为强健师生身体,曾聘拳师毋延绪每日下午5时至6时30分教师生打太极拳;张武成则在早操时,指导师生练八段锦,并配以歌诀,有时则练他自编的新式柔软操,模仿打铁投篮、掷铁球各种姿态,以促进全身运动。学校从1940年春就聘请了杜任之教授的夫人李淑清担任生活管理组女生指导员与女生体育训练课教员。她留学法国巴黎舞蹈学院,回国后担任北师大体育教员,抗战中,穿着军装,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授,负责战时体育的教学。她在虎啸沟操场上为女生作示范,常围来许多师生观看,还教学生们跳各种舞蹈。她一方面在山大教学,一方面还担负着为延安的党中央转送情报的工作,至1948年,山大迁北平时,她才离开学校。解放后,她出席了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国舞协第一届理事,编导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团体操和集体舞。学校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即将毕业的学生由教师带领去绥署医院、经济管理局、首善纱厂、省政府各机关、西北制造厂乡宁分厂等地进行实习,开学后返校,由各单位出具实习证明,以作为毕业之参考。在假期,学校也组织英文补习班,为学生补习英语。学校组织过多次为前方抗日将士捐款的活动;1945年初,师生们又欢送李浩等17名学生参加抗日青年远征军去缅甸、印度等地去参战。通过这些活动以及利用朝会、节日、校庆日等,徐士瑚与严开元、杜任之等对学生进行抗战与校史教育,使学生们在这些简陋的、阴暗潮湿的窑洞里,在这交通不便的山沟里,始终能保持为抗战胜利而顽强学习的决心与信心,为学校争光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关闭

null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